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二生物课文辅导-种群的特征讲解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9-06 19:49:08


生物这门学科在高二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高二生物。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大家带来了高二生物课文辅导-种群的特征讲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 种群

1. 概念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单位,具有基因交流的能力;种群不是个体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机单元。

要分清“同一个物体”和日常用语中“同一类生物”的区别,如:“虫、树、草、鱼、蛇、鸟”等不是一个种群,而是一类生物。注意区分“种”与“纲、目、科、属”等分类单位。

例如:黄山上的全部黄山松是一个种群,而黄山上的所有松树就不是一个种群,因为除了黄山松,还有其他松树。

2. 种群的特征

生物个体不具备这些特征。

(1)种群密度

即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物种、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中的种群密度有差异。

调查方法:

①标志重捕法(捉放法):

一般适用于动物,就是在一个比较明确界限的区域内,捕捉一定数量的动物个体进行标志,然后放回,经过一个适当时期(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充分混合分布)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区域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即可算出该动物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几率相等。

例如:假设在对某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A只个体,第二次捕获B只个体,其中标志个体C只,设该种群数量为N,则:

N:A=B:C,N=(A×B)/C(只)

②样方调查法:

一般适用于植物,即在某一生态系统中,随机取若干样方,在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估数种群整体。样方形态可以是长形、长方形、条带形和圆形等。注意以下两个概念:

样方(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

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叫做简单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因素。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决定人口增长速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3)年龄组成:

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发展变化趋势。

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判断标准是幼体个数与老年个数的多少,若幼体数多于老年数则是增长型;若各年龄期个数比例适中,则是稳定型;若幼体数少于老年数则是衰退型。

(4)性别比例:

雌雄相当:如高等动物。

雌多于雄:如家养一群母鸡、一只公鸡。

雄多于雌:如一个蜜蜂种群内有一只雌性蜂王、多只雄蜂。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例如: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

3. 种群数量变化

(1)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寄生物传染病等)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增和减)

种群数量的变化(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种群数量增长的类型

①“J”型增长曲线:

在理想条件(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种群的数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大(指数增长),这种种群的指数式增长在理论上存在,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能存在。因为资源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但在种群增长的某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外,外来物种入侵(条件适宜,缺少天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入侵种会呈指数增长趋势。例如:入侵我国的大米草、水葫芦等。

②“S”型增长曲线: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允许的最大值K后停止增长,即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一个牧畜饲养场好养殖个数是1/2K。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有利于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如确定草场的合理载畜量),科学防治害虫(农田治虫要选择良机)等。

例如:在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时,种群数量控制在什么情况下,人类获得资源量最大,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

其实,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1/2K值时便可达到例题的要求。

二. 生物群落

1. 概念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各种生物”是指种群之间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非种群内部。例如:一个山上全部的树是种群吗?不是,树有很多种,只有某一种树才构成种群;是群落吗?不是,还应包括动物、微生物和其他植物。因此,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2. 群落的结构––––动态结构

类型:①垂直结构:垂直方向的分层现象(光照、食物等因素的影响)

②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不同地段种群类型和密度的差异。

意义:使群落中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单一种群则没有这些特征,如:一片竹林中的竹子,有高有低,就不能称为“分层”现象。

高二生物课文辅导-种群的特征讲解经过上文的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文所提供的内容更好地进行高二生物的学习。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