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10-31 14:55:45


教学案是老师讲课的重要参照,在学习历史知识之前阅读老师制定的教学案可以帮助大家掌握重点内容,因此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要学会利用老师的教学案,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通过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2.通过学习,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以及淝水之战的简况。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阅读、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

2.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读图的能力以及小组间团队协作精神,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历史的态度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学生能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以史为鉴启迪心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课共有三个子目、四个内容:西晋的兴亡、内迁的各民族、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课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

新课标在 “内容标准” 中这样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对于本课的其他内容则没有明确要求。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这一课可以围绕“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主题来把握。

前两目“西晋的兴亡” 和“内迁的各族与淝水之战”,可以视为“江南地区的开发” 的背景原因。教材介绍了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史实。第三目讲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结果和表现。因此,本课教学时要紧扣课标明确要求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内容进行,排除了按朝代的更替或分裂对峙等主线把握教材的思路,把看似散乱的三目、四个内容,按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结果来处理和把握,使历史线索更简单,本课教学主题也更明确。在此基础上,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2、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历史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善于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上课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引导。

(2).经过大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学生的认知基本上处于感性阶段,在教学中需要适时地给予启发引导。

(3).此前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多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本课以经济史内容为主,学生较为陌生,同时本课高度概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比较抽象,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难度。

3、设计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 “用教材教”。根据课程标准、学情、教学内容,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

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4、教学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5、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6、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主要表现和深远影响。

7、教学方法:教师讲述、师生互动、讨论分析

8、教学准备: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语设计:

(1)复习三国鼎立打入新课,直接讲述“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一目。

(2)以[唐]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导入新课,先讲“江南地区的开发”一目。

(3)以导言框导入,先讲“江南地区的开发”一目。

(4)我们已经学过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几个?

学生会回答: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学习这一战役之,我们要从三国鼎立局面结束说起。由此开始讲解“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一目。

(5)成语典故导入。可以用“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中任一个导入新课。

2、问题呈现方式的设计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讲解教学内容:《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肥水之战形势图》、《草木皆兵》。

(2)课后的活动与探究题,第一个小题,“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在黑板上画出黄河和长江,然后领着学生来做这个题。

(3)在黑板上画出南朝和北朝的形势示意图,讲解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印记。

3、组织对话:分析: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4、情景兴趣设计:看书中《草木皆兵》这幅图,请学生来讲“草木皆兵”的小故事或“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的小故事。

5、归纳总结。

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的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北方陷入严重的战乱。西晋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南北分裂。

北方的长期战乱,迫使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南迁的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勤劳,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6、拓展讨论:

(1).历史上这次人口南迁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迹?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我们现今的开发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案,希望大家能掌握利用历史教学案的学习方法,想要获取更多的初中历史教学案请登录学大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