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教学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10-31 10:47:20


教学案是老师讲课的重要参照,在学习历史知识之前阅读老师制定的教学案可以帮助大家掌握重点内容,因此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要学会利用老师的教学案,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教学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一、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秦长城和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 过 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统一历史作用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在历史 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三、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四、难点:

对焚书坑儒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长城的课件、灵渠的课件、秦疆域的课件)、投影仪、挂图、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英雄》片段。

提问:同学们看过影片《英雄》吗?你们知道影片中描绘的英雄是谁吗?秦始皇是不是真正的英雄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历史上的秦始皇吧!

学习新课:

(一)、秦统一六国

提问:春秋以来各诸候国连年混战,大国兼并小国,战国初年剩下七个较大的诸候国,号称战国七雄,同学们知道是哪七个国家吗?(出现战国七雄图)到战国末年,哪国最强大?(突出秦)秦国怎样实现国富兵强?(生:商鞅变法)在秦国强大后,秦国和赵国曾进行过一场重要的战役,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了,它是哪场战役?(生:长平之战)

灭六国是秦赢政在位时期。(简介赢政:13岁时即位,22岁时亲理政务,他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坏六国的联合,积极做好灭六国的准备。)在公元前230年,赢政率大秦的铁骑开始了灭六国的战争。大秦的铁骑马东征西讨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定都咸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唐代大诗人李白为此曾写诗称颂秦王: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学生集体朗读,请一位同学解释诗的含义)我们看秦王的画像,他头戴冕旒、腰配长剑,目光炯炯,手指前方,流露出他君临天下的威严。

秦王吞并六国,被六国视为最大的敌人,古往今来,流传着很多刺杀秦王的故事。影片《英雄》中刺客无名为什么在刺秦王就要成功的时候却放弃了呢?我们来看影片。(播放《英雄》片段)好,我们知道无名为天下统一,为百姓放弃了个人的恩怨,由此我们也就知道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了。

秦王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秦统一,顺应了历史阶段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中国有名古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在打下大的疆土之后,赢政是怎样巩固他的统治的呢?

(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这一目,同学们课下进行了自学,现在我要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准备好,请看大屏幕,我要出考试题了,(展示有关皇帝、中央官员、地方官员等级的漫画),哪位同学能解释漫画画的是什么意思呀?这些人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呢?师生交流各种官吏的职责及皇帝名称的来源。

教师总结: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使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因此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学生表演,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都 学得很认真,我们来放松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由我们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吧!(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张三卖米》,在战国末年,由于货币、度量衡的不同导至张三在不同的国家做买卖赔本。)请同学分析张三在做买卖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游戏:翻到书52页,看七国的“马”有几种写法,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速记七国的“马”字,一会儿找三名同学上来比赛,看谁在一分钟内写出的“马”字多,记住必须是不同的。比赛结束后采访同学的感受(文字不统一有哪些弊端?如一个地区的书籍,另一个地区看不懂,秦始皇颁布的法令可能人们看不懂。)

通过这个小历史剧和小游戏,我们知道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是势在必行的了,我们来看看统一后的文字、货币、度量衡是什么样的。(看演示文稿)通过这项措施,秦朝各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开始频繁起来,秦的统一就更加巩固了。

3、焚书坑儒:请一位同学到前面讲述焚书坑儒的故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焚书坑儒在当时有那些好处,又造成了那些危害,你认为利和弊谁大?

教师总结,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这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是势在必行的,但他采用了极其野蛮和残暴的方法,给我国文化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这是我们应该批判的。

秦始皇虽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但边疆地区却并不安定,于是他又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4、 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北筑长城:利用课件展示秦长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修建原因。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秦长城图片,并谈论观看后的感受,培养学生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开发南疆:利用课件让学生明确灵渠开凿的原因和历史作用。

(三)、秦朝的疆域

利用课件展示秦疆域的四至(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地南至南海。)让学生认识到秦在当时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后反思: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秦始皇完成了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后,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的措施,形成了疆域广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当然有关秦始皇的话题我们还没有讲完,学完了下一课,我们会对他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但是我们知道要想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你的所作所为必须符合人民的大气层望,必须推动历史发展。

拓展探究:

出示有关评价修建长城的诗句,让学生带着“长城修建有何利弊?”这一问题走出课堂,提高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教学案,希望大家能掌握利用历史教学案的学习方法,想要获取更多的初中历史教学案请登录学大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