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知识养成孩子高情商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26 23:50:51
什么是情商呢?很多家长认为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培养他们的情商太过于早了些,其实不然。情商是指人在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培养他们这些是再合适不过了。下面我们学大的老师就和大家聊一聊学习心理学知识养成孩子高情商的相关内容。
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帮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第一父母要做好榜样,第二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
比如一位妈妈问我:
罗静老师,您好!我是一个22个月孩子的妈妈,最近很苦恼,常常被儿子哭得克制不了脾气,会对着宝吼,叫(你到底要干嘛,能不能别哭啊!),还会打两下屁股,但其实我心里不是这样的,但听着那哭声,火就往上冒,我知道不能打,不能骂,但从小的教育又告诉我们,不听话就打,所以很矛盾,很愧疚,也很烦躁!我想平心静气的好好的对孩子,但什么事不顺着他来的话就扯着嗓子大声的哭,一哭起来哄了还哭,我就控制不住了,我该怎么办?我知道有些时候儿子发脾气的喊叫其实是在学我,求推荐情绪管理的书,或一些育儿类的书,谢谢!
案例中的妈妈其实明白孩子为何情绪总容易出问题。因为她一样在经历负面情绪的煎熬。这是位全职妈妈,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缺少了其他的活动内容,生活变得单一、乏味,一旦孩子有情绪不好或表现不如妈妈意,妈妈就容易发脾气或有挫败感。
所以,我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请个保姆或其他亲友陪同妈妈一起照顾孩子,分担一些妈妈的压力和劳动量。如果不能如此,可以在老公休息的时候,适当安排一些自己的活动,比如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等。孩子3岁开始,就可以上幼儿园了,妈妈就可以找个适合的工作去做,丰富自己,也把注意力从孩子和家庭中分离出一些。总之,妈妈主动想办法,学会去控制情绪很重要。
当然,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当想要对孩子发火的时候,请在心里默数10个数,并作3次深呼吸,短暂的调整会对情绪平复起到很大作用。平时还可以通过一些静活动来帮助自己培养”慢情绪”,比如写毛笔字,绘画,阅读等,都能有效的帮助我们平和心态。
而在孩子情绪来袭的时候,不妨先接纳和共情,比如抱抱孩子,说“妈妈知道这件事情挺难的,做不好你很难过”,然后可以鼓励孩子想办法解决,或者陪伴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事后要及时鼓励和称赞孩子的好表现。如果孩子不愿意再继续,也不必勉强,转移下注意力到其他事情上,情绪很快就能平复。孩子控制情绪能力较差,平时可以陪孩子读一些情绪类的绘本,比如《菲菲生气了》,引导孩子对于情绪的认知,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恰当的表达和宣泄情绪的方式。
最想提醒的是,父母们切忌对孩子忽冷忽热。这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或导致孩子的逆反。在这种无规则的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十有八九情商不高。
引导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用来评价一个人的情商高,多会用“人缘好”来形容,这说明了“情商”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的培养、锻炼。家长要从孩子出生之后就注意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后,交往能力差的孩子,往往会感到孤单,不知道如何主动和别人交朋友。如果不加以指导,会形成人际关系的消极循环,给孩子增添许多烦恼,入学后甚至成人阶段也会遇到人际关系问题。
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引用了哈奇和加德纳有关人际技能的观点,认为人际技能的四大要素是:
1.组织能力
这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包括激发与协调组织机构中成员的能力。剧院的导演与制作人、军队指挥官及任何组织的领导者大多具备这种能力,表现在孩子身上则往往是游戏场上的带头者。
——我建议的促进方法:父母多陪孩子玩,并且多示弱,让孩子主导游戏并来引领我们;多带孩子参加有组织的团队活动;平日里多组织家庭会议,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部分决策以及组织工作。
2.协商能力
中介协商、制止冲突、善于“化干戈为玉帛”,这种人擅长于仲裁与排解纷争,适于发展外交、仲裁等事业。游戏场上,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常为同伴排难解难。
——我建议的促进方法:呵护好孩子的物权,帮他们区分好“你的”、“我的”等界限问题;平日里允许、鼓励孩子的言语表达;多陪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父母有意设置出冲突的情形,由孩子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承担问题解决的任务。
3.联系能力
即对同伴所表现的移情与联系能力,这是一种发展人际关系的艺术。这样的人善解人意,适合与人合作,更是忠实的伴侣、朋友与事业伙伴。这样的孩子善于察言观色,解读他人的情感,从而受到小伙伴们的爱戴。
——我建议的促进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陪伴孩子,并且保持对孩子情绪的关注,多提供情感支持。这样养出的孩子,不仅情绪稳定,也更懂得对他人感同身受。当然,还有一点,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与其他小伙伴交往,父母能不介入,就不介入。
4.分析能力
能很敏锐地觉察他人的情感动机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深厚的亲密关系,心理治疗师与咨询人员正是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例子。
——我建议的促进方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通过阅读开阔孩子眼界;引导孩子多关注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体验,而非过于关注他人评价、过多与他人比较、盲从等;人类的情感都是相通的,一个善于内省、与自我保持联结的人,更易读懂他人。
帮孩子养成必要的环境适应能力
这里想引用习大大的一句话。习近平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问村官杨代显:“情商和智商哪个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习近平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适应能力。”
用在孩子的身上可能就是很多妈妈跟我说的:我家孩子认生、胆小、不爱叫人……妈妈们从根上担心的,是孩子将来能不能适应新环境。
适应能力培养方面,最好的办法是爸爸卷入。爸爸们天然具有外向、冒险、喜欢新鲜环境、勇敢且坚毅等优势特征。爸爸就是简单陪孩子玩,以及带孩子出门玩,孩子们也能耳濡目染。
当然,父母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
父母少替代,不溺爱,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独立自主的孩子,解决问题能力更强,当然走向外界的时候,更不容易受挫,积极体验也就更多。
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室内室外都可以。比如,可以多带孩子和其他小孩一起玩,可以参加小区里的孩子聚会,经济宽裕的也可以带孩子上早教班,或者儿童游乐场,这些地方都能找到很多不错的玩伴;还可以是自然风景游玩、长短途亲子游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利于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和兴趣。
日常生活中,有意识为孩子创造机会,去参与社会生活。比如带孩子出去吃饭,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告诉服务员想吃什么菜等。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敢和自信,学会与人交往。
孩子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催逼、勉强。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孩子有进步后,要及时给予肯定,使孩子的努力得到回应,满足孩子心理上的期待,促使他努力有更大的进步。肯定与表扬要注意适时适度,表扬要具体,以便让孩子明白自己究竟进步在哪里。要帮助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指望一下子解决,也不要因为收效不明显而轻易放弃。
情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型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它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互动中培养起来的。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最后,附上不同年龄孩子的情商培养原则:
0~1岁
孩子出生后的一年,是他一生的开始阶段,在此阶段父母最好肩负教养孩子的责任,而不是简单交由老人帮忙。仅仅是你们和孩子在一起,就已经是最好的早教了。
由于4个月起,孩子的情绪就开始萌芽,所以别以为1岁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多用平和的声音跟小宝贝们说话,多给他们肢体上的安抚,灵敏的对孩子每一次的“呼唤”做出及时回应。要相信,1岁以前的宝宝,怎么宠都不过分。
当孩子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爱抚和热情的关怀时,才会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个性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岁
2岁左右开始,孩子们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开始分辨“你我”、“你的”、“我的”等概念。这时的孩子们完全以自我为一个中心点,通过逐步建立对外界特定物品的所有权,去确认自我的位置,和“势力”范围。也因此,3岁之前的孩子都不太爱分享,他们常常会说:这个玩具是我的,而那个不是;这些衣服都属于我,你们不能碰;这些好吃的是妈妈做给我的,我不想分给你们吃等等。
只是这个过程很容易被大人判定为“不好的”、“自私的”、“不妥当的”。于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方面更容易呈现冲动性,感情起伏大,“愤怒”的情绪多。就此,父母需要掌握一些应对技巧,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不是纵容。接纳的是情绪,至于行为,该规范仍然得规范。
3~4岁
在情绪的表现方式上,3岁的孩子会采用行动和语言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和兴趣爱好。例如,孩子尖声大叫,说明他很不高兴;而有打人举动,则是心情已经很恶劣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频频通过肢体动作宣泄情绪,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父母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并对孩子情绪无条件予以接纳。很多时候,父母只是沉默,不进行任何说教,孩子们就能在你们怀里变得柔软。
另外一个方法,是陪孩子阅读,并且平日里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有学者说过:“肢体上的暴力,很多时候是为掩饰词穷,语言的学习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精力和情绪。因此,孩子受到的文字刺激越多,就越不需要去侵犯别人。”
另外,3岁起,孩子逐步开始懂得合作的道理,爱讨人喜欢,希望变得更合群,与他人更和谐地相处,所以父母多鼓励孩子的好的行为,对孩子的积极情绪多予以认可,都是很好的情商训练方法。
孩子们也这时也开始习得了对“美”和“幽默”的感受力。所以,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可多陪他们通过阅读、音乐、绘画等渠道纾解情绪。
4~6岁
4岁的孩子非常好动,最喜欢向别人挑战。因为对事实与虚构还分不清,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并不知道说谎是错误的。出于好玩,他还可能学会了骂人。这时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耐心。
因为与人接触多了,孩子有了社会性的发展。孩子的人际关系又分为:亲子关系、幼儿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不够关爱,会造成孩子的情感饥饿,如果孩子害怕老师,可能会对以后的上学产生情绪障碍。如果处理不好与别的小朋友之间的关系,那么孩子可能养成孤僻的性格。
无论哪一种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都或多或少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所以,父母不但要注意与孩子间的亲子感情,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现。
前期“静观育儿”做了一批幼儿园文章,关注“静观育儿”微信平台,回复“目录”二字即可回看相应专题文章。
7~12岁
7-12岁被称为“正在凝固的水泥”阶段。这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了。在这段时间里,学业压力日益繁重,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孩子又急于尝试独立,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父母的束缚,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
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
因此,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最好的方法是带孩子一起做一项固定的、长期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且多带孩子参加团体性的活动。不少亲子旅游、夏令营、游学等项目也都很不错。
我们学大的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学习心理学知识养成孩子高情商的相关内容,希望家长们能够好好地把握,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积极培养。
热门资讯

-
23年长沙美术考点在哪?长沙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考点具体信息
2022-12-02 -
湖南:2022年播音类、编导类、音乐类和舞蹈类专业省统考考试要求和考前提醒
2021-12-09 -
2019年湖南艺考统考各专业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2018-11-04 -
2019年长沙高考报名官方入口:湖南教育考试院
2018-11-04 -
2019年湖南省高考报名问答汇集
2018-10-28 -
2019年湖南高考网上报名工作流程一览
2018-10-25 -
2019年湖南高考网上报名时间安排11月1日开始
2018-10-25 -
2019年湖南高考网上报名其他事项说明整理【外省户-其它证件等】
2018-10-25 -
2019年湖南高考网上报名工作要求公布
2018-10-25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