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家长与孩子没作业更焦虑的心理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11 23:22:50
前段时间,经常有孩子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家长们看着孩子们每天那么辛苦的做作业,也觉得这种作业太多的状况不好。那么现在作业越来越少了,这种现象非但没有减轻孩子们的压力,反而让孩子们和家长感到更大的压力。那么谁能读懂家长与孩子没作业更焦虑的心理呢?
这些改头换面的作业,家长们都耳熟能详。正是这些隐形作业,让学生及家长们感觉“每天都像在打仗”,下课的孩子们依然笼罩在功课的阴影下,下班的大人们片刻都不能清闲。本以为作业是学生亚历山大的罪魁祸首,没想到没有作业却带来更大的焦虑。
其实,这种吊诡局面不难理解。一方面,应试模式下,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指标单一,分数的分量依然很重。要拿到好分数,学生自然片刻都不能松懈;教师也要想方设法带出成绩,谁都不愿拖后腿;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尤其是在大城市,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争夺有限的优质学位,压在学生及家长身上的担子重量可想而知。
所以,单靠一纸政令为学生减负,难免在现实中遭遇冰山。理想的教育图景是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就能轻松完成各类教育指标,回家后可以释放儿童天性,在与同伴玩乐或亲子互动中开发更多天分及潜力。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家长及孩子都被束缚在功课里,不仅孩子的天性被压抑,家长得不到放松,而且所谓的素质教育根本无的放矢。当其他国家探索如何培养儿童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财商能力时,我们却连功课外时间都没有。当国外儿童在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类型中熏陶时,我们的课外活动却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升学敲门砖。这种差距值得警惕。
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改变这种焦灼的局面,至关重要。然而,“解放孩子”非朝夕之功。鞭挞多年的“唯分数论”恐怕难以迅速扭转。教育氛围的改变是个系统工程。大至教育资源的扩充、教育理念的更新、人才内涵的丰富,小至招生标准的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家庭小环境的变化等,都能为“解放孩子”的大工程添砖加瓦。
虽说“没有作业”并未带来太多改变,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人开始吐槽不合理的安排,越来越多人开始理解孩子,包容孩子,自觉与应试教育保持距离。点滴努力将逐步瓦解不合理的教育体制。解放孩子,值得期待。
小编在上面的文章中已经给大家就读懂家长与孩子没作业更焦虑的心理这个现象做了具体的介绍,希望大家看了这些内容能够有所了解,并且希望大家在以后多关注我们学大的教育。
热门资讯

-
23年长沙美术考点在哪?长沙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考点具体信息
2022-12-02 -
湖南:2022年播音类、编导类、音乐类和舞蹈类专业省统考考试要求和考前提醒
2021-12-09 -
2019年湖南艺考统考各专业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2018-11-04 -
2019年长沙高考报名官方入口:湖南教育考试院
2018-11-04 -
2019年湖南省高考报名问答汇集
2018-10-28 -
2019年湖南高考网上报名工作流程一览
2018-10-25 -
2019年湖南高考网上报名时间安排11月1日开始
2018-10-25 -
2019年湖南高考网上报名其他事项说明整理【外省户-其它证件等】
2018-10-25 -
2019年湖南高考网上报名工作要求公布
2018-10-25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