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皖公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9-15 21:32:33


皖公是安徽省潜山县最著名历史人物之一,被安慰认为是安徽之祖,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皖国的君主。所以在历史上深受人民的爱戴。下面就跟随小编一下来了解一下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吧!

1历史记载编辑

《古今图书集成》卷86·《山川典》引《潜山县志》:“周大夫皖伯,史逸其姓氏,故只称为周大夫,周封大夫于

皖公雕像正面

皖,而皖之名始著。”“皖”,明媚、美好之意。拆字分析:开门见日。意味着:东方红,太阳升;旭日东升;紫气东来。春秋时期,西周王朝在潜山县天柱山一带册封过一个由皖伯为领主的皖国,山(天柱山)称皖山,水(皖河)称皖水,都城称皖城。皖伯执政时,体察民情,施以德政,政绩颇佳,使皖国成为一个理想的国度,皖伯被后人尊称为“皖公”、“大王”、“大仙”。后人为纪念他,称皖山为“皖公山”,并择址皖山之东南、皖城以西的一座山(后尊称为“大王山”)建有皖伯庙,亦即“大仙庙”。潜山县城(皖城)曾于东汉至南宋为郡、州、府治所驻地长达800多年。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称舒州,南宋升为安庆府(南宋置安国德庆军,始有安庆之称)。康熙6年,中国第一次封疆划省,建省安庆,就一直称为“皖”。

2百家之言编辑

(据《皖伯大夫的历史内涵》一文,作者:天柱小草)

春秋时期,今潜山一带有皖国,后人称其国君为皖公、皖伯大夫等。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随着天柱山在海内外影响日益增大,天柱山人的自豪感日益增强,对天柱山及皖公历史知晓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皖、伯、大夫的意思

“皖”字从白从完,“白”指日出与日落之间的天色。“完”指“完好”、“完美”。“白”与“完”联合起来表示“完美的白色”、“无暇的白色”,皖字本义即纯白。皖在春秋之时为国名,辖地以今潜山县为中心,治所不详(《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皖国。)。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西汉之时,衡山王、九江王造反被平息后,在今霍山县域设皖县,在今潜山县域设潜县,属庐江郡(其他历史沿革,略)。皖公为何以“皖”为称,待查证。

“伯”,古与“霸”通用,春秋五霸实际上就是春秋五伯。《荀子·儒效》有 “一朝而伯”之说。殷、周之时,对各层级的奴隶主设有爵位,朝廷根据爵位高低进行分封。西周之时,天子以下依次设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周武王、周成王等根据爵位高低分封诸侯。天子之国(此处的国主要是指食采范围,对诸侯国来说就是封地)方千里,公、侯之国方五百里,伯国方百里,子、男国方七十里。(《礼记-王制》)。而上文中的春秋五伯,却不是方百里意义上的“伯”,而是统领一方诸侯的“方伯”,意即方伯之下的各诸侯国都得向其朝贡,是众诸侯之长,其爵位有公、有侯。后来这些方伯都纷纷称王。西周时,在“千里之外设方伯”(《礼记·王制》),意即在天子之国以外设有统领其他诸侯的诸侯长。笔者认为,三皇五帝之时的“四岳”也就雷同于此时的“方伯”。皖伯大夫之说,就与这个“方伯”关系密切。

“大(dà)夫”,古代官名。大夫一称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就有(《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后周成王制周礼,亦设有公、卿、大夫、士等官。西周分封后,为加强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周天子在朝廷设大夫,主要职责就是监国。监谁的国?就是监督天子之国以外的方伯国,而不是监督方伯国之下的小诸侯国。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也同样有类似设置。监国大夫世袭,有封地,可以不受方伯国节制,可直接向天子汇报工作。后世遂以大夫为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

皖伯大夫封地时间

从上文可以看出,春秋时的“伯”,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爵位;大夫者,指的是官职。皖伯大夫为何同时指向一人?笔者认为,皖伯大夫就是朝廷任命的一个有伯爵爵位的大夫,封地在皖国。既然是大夫之职,说明他不可能是方伯。既然是伯爵,说明他的封地大小为方百里。

何以西周在安徽(大概范围)这个地方设有监国大夫?天子在这里设有监国大夫,即说明这一带有一个方伯国。这个方伯国是什么国?笔者阅读各种史料发现,原来,这里果然有一个正史很少涉及方伯国,史料中或称徐方、或称徐戎、或称徐夷等。(而古时,涂、徐可通转,综合众多史料,笔者认为,这个徐国就是历史学家煞费苦心钻研的涂山氏国。(引为题外话)为进一步了解皖伯大夫,这里有很必要介绍一下这个徐国。

上古之时,在中国的东部,生活着古老的东夷人,以鸟和太阳为图腾。至舜帝之时,东夷首领为皋陶。皋陶死后,其后或封于许,或封英、六(《史记》),其后有嬴姓、偃姓等,其后再有分支。秦国嬴姓,亦为皋陶之后(此为题外话)。皋陶之后代,历经夏、商、周之时,在整个东夷族群,先后分封之国达三十多国,范围涉及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其中皋陶长子伯益,曾佐禹治水,立有大功,受赐姓“嬴”。故伯益也是嬴姓祖先。《风俗通》载:伯姓出自“嬴姓,伯益之后”。伯益死后,其子若木封于徐,此为徐国之始。此时的徐国并非方伯国。周初,徐国国君驹王之时,与周天子之军抗衡。周天子多次派兵征讨,但互有胜负。至周穆王之时,徐国国君为徐偃王,国势大盛。据《竹书纪年》载,周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另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后徐夷僭号(即违礼自称王),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也就是说,周穆王此时不得不承认徐偃王为方伯。

依周礼,方伯之国必须设监国大夫。而这个大夫就是皖伯。也就是说,皖伯大夫分封之时,当是徐国成为方伯国之时,也就是周穆王之时。

皖公被人认为是安徽之祖,对于安徽的历史研究和文化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篇文章,对于皖公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